今年8月以來,我國部分地區發生了非洲豬瘟,給廣大消費者帶來許多困惑,有的群眾因此而不敢吃豬肉,在這里筆者告訴你“莫怕,理性購買吃豬肉”。
一是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非洲豬瘟只傳豬(家豬、野豬),不傳人。
二是國家對非洲豬瘟采取封鎖、撲殺、無害化處理等最嚴厲的控制措施。全國各地已經加大了生豬及其產品調運監管和檢疫工作、加強防堵、加大科普宣傳等措施防控非洲豬瘟,保障豬肉安全。
三是購買豬肉一要看豬肉皮膚上有沒有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加蓋的條形藍色檢疫驗訖印章,二要查經營者是否持有當日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出具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產品B)。經正規渠道檢疫的豬肉,消費者可以放心煮熟食肉。
四是掌握識別病害豬肉的小常識,理性鑒別購買。
正常的新鮮豬肉:脂肪潔白,肌肉有光澤,肉色淡紅均勻,外表微干或微濕潤,用手指壓在瘦肉上凹陷能立即恢復,彈性好,且有鮮豬肉特有的正常氣味;
變質豬肉:脂肪失去光澤,偏灰黃甚至變綠,肌肉暗紅,切面濕潤,彈性基本消失,有腐敗氣味散出;
死豬肉:周身瘀血呈紫紅色,脂肪灰紅,肌血暗紅,在血管中充滿著黑紅色的凝固血液;
豬囊蟲肉:豬囊蟲寄生在豬的瘦肉里,呈囊泡狀,肉眼觀察可見由小米粒大到豌豆大不等的囊泡,其中有一個白色的頭節,就像石榴籽樣。